山寨自家豆瓣酱

辣酱是去年的照片了,当时看到有大批红辣椒卖,一时兴起买了快三斤想练练手, 晒干水分外加密封发酵,成品吃到嘴里也是今年的事情。
作为一个不太能吃辣的四川人,虽然说这个辣酱自己吃着觉得蛮不错,不过实在没信心po出来,直到装了一瓶寄给朋友当礼物,被大为赞赏后,本来挺忐忑的心情才感觉得到了安慰。

辣酱沿袭的是我家自制豆瓣酱的方子。过去四川人家里的豆瓣酱都是自己做,每年初夏,二金条辣椒大量上市时,买来洗净切碎,一到天气好时就晒出去,老太太坐在装了辣椒的搪瓷盆旁边边聊天边赶着飞虫,那个时候,一走到住宅区,整个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豆瓣酱的香味。每家都有自己的方子,一大缸自家晒的豆瓣酱,酿好后是要吃上一年的,存在厨房里,定下了每个大家庭的菜色基本底味。川人的口味偏好就随着自家的豆瓣酱一起打下了底子。
虽说如今食品工业化,有这份闲心的人越来越少也算正常,不过看着这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少,难见到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晒着豆瓣酱的样子,总归是有点难过。

豆瓣酱的酿造工艺和辣椒配方,以及霉豆瓣的比例,都是决定各家风味不同的关键。从酿造上来说,分为阴豆瓣酱和晒豆瓣酱两种,阴豆瓣酱通常是天气太阴冷,日照不够,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,做出的酱水分大,有股子辣椒的生味,入菜显得不够醇厚;晒豆瓣酱经过暴晒,水分较少,风味更浓郁。除此之外,喜吃辣的可以掺一些小米椒,提升辣度。有的家庭会加剁碎的蒜头和生姜,不过这两种材料在炒菜时根据自己喜好也能添加,我家倒是不会加这两味。风味越单纯,能搭配的菜色就越多。

自家的配方里,豆瓣酱不太用到霉豆瓣,外公外婆觉得霉豆瓣味道太烈,大部分时候几乎是不会加。二金条倒是必备原材料,这种辣椒细长,辣度虽然不高但香味浓郁,容易出颜色。自家比批量生产的工艺细致,辣椒切得碎,做菜时直接舀出不用铡碎即可入锅。
这次走运买到长形的红辣椒,第一次买了一点回家做菜试味,觉得和二金条特性相似,辣度不算过高,回味带甜,香味和二金条相比多了一丝水果风味,于是第二次就大胆的买了一大袋。毕竟是辣椒品种不同,做出来的只能叫山寨罢了。尊重别家添加霉豆瓣做豆瓣酱的传统,不过既然从小吃到大的所谓豆瓣酱都是这种,也就大胆的叫了。

辣椒应该提前洗净,放在容器里置于通风处略晾晒1 - 2天,至表皮水分晾干,辣椒内部水分略蒸发。盐的分量不可过多,否则做油酥豆瓣碟时会过咸。添加高度白酒一方面增香,一方面防止辣椒在暴晒过程中发霉变酸,此外油必须采用冷榨菜籽油,风味才更接近豆瓣酱的味道。

豆瓣酱

原料
(可做约1.5L)

  • 1500 g 辣椒
  • 160 g 粗盐 
  • 约一小把 汉源大红袍花椒 
  • 1 tbsp 高度白酒(我用了二锅头)
  • 约600 ml 冷榨植物油


做法

1. 辣椒提前洗净,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水汽,约1-2天。
将辣椒去蒂,尽量切成细末。切之前确认菜板和刀干净无油。晾晒过程中混入油星的辣椒容易腐坏变质。
2. 将辣椒置于碗里,放入粗盐,花椒和二锅头,搅拌均匀。同样确保所有接触的器具都干净无油。
3. 每天白天太阳直射时,将辣椒放在太阳下直射,可将纱布用筷子支起以防止飞虫掉入。晚上则将碗收入室内放露水凝结在辣椒表面。收回室内的辣椒一定要在彻底放凉至室温后才可翻动,使辣椒晾晒程度一致而不至酸化腐败。
一直晒2-3周,直到碗底不再有多余水分,闻之辣椒香浓郁而不带生味,则倒入大量菜籽油没过辣椒表面2-3厘米。再晒约3-4天。
将混合物放入密封罐里,在阴凉避光处陈酿2-3个月,至菜籽油颜色变红,香味由鲜香转略醇厚时即可使用。
这种豆瓣酱虽然经过晾晒,用时最好也需要用油略爆香,一方面消毒杀菌,加热后的菜籽油也会让酱香味更浓。中火炒香后的豆瓣酱加一点味精,就是很传统的油酥豆瓣蘸碟了。
做好的酱常温保存即可,如果室内温度过高,最好放入冰箱保存,正常情况下放8个月也没问题。

0 评论:

发表评论

 

搜索此博客